首页 > 江苏妇女网 > 妇联 > 新闻板块 > 家庭工作

江苏海安妇联立足问题导向、需求导向、联动导向

“一户一策”微关爱精准解决急难愁盼

标签:家庭工作 | 来源:中国妇女报官方客户端

□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茹希佳

“上学以后有什么困难及时和我联系,缺什么少什么告诉我。医疗是一门技术性的学科,要一如既往好好学习,平时多参与一些公益志愿服务,传递爱心。”临近大学新生入学,江苏省海安市妇联主席刘冬梅的走访让小婕一家安心了不少。今年,小婕以高考650多分的成绩被某医科大学本硕连读专业录取,海安市妇联多方筹措,为其募集助学金,赶在开学前送到她家,为小婕鼓劲加油。“感谢妇联,是妇联给我们家带来信心和希望,让我们一家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。”临行前,小婕妈妈紧拉着刘冬梅的手,连声感谢。

小婕家是今年海安市妇联62户“一户一策”微关爱家庭中的一户。小婕家有两个孩子,小婕是姐姐,父亲患重病常年卧床,妈妈已退休,靠打工维持家用,家中还有刚上初一的妹妹,一家人蜗居在60平方米的房子里。

针对类似于小婕这样处在困难边缘的家庭,今年以来,海安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立足问题导向、需求导向、联动导向,充分发挥“联”的优势,做好“融”的文章,凝聚各方力量借力发力,融合各方资源善作善为,在去年试点开展“一户一策”微关爱工作的基础上,持续放大微关爱工作效应,以微关爱暖民心,不断增强妇女儿童及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。

关爱之路,一个都不能少

小淇今年9岁,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,父亲是言语残疾二级,2018年母亲离家,家中还有肢体一级残疾的叔叔和年迈的奶奶,家庭收入主要依靠55岁的爷爷打零工。多方关爱下,小淇家被列为民政低保兜底的重点家庭。然而,小淇的家庭教育经费还是捉襟见肘。

镇村妇联在走访中了解到小淇家的现状,主动为其申报,最终小淇家被列为“一户一策”微关爱家庭。“爱心妈妈”每周末来家中陪她写作业,医务志愿者定期对爷爷奶奶进行健康监测,语言残疾的爸爸也在妇联的牵头联系下找到了合适的工作。

今年初,海安市妇联建立市、镇、村(社区)三级联动关爱工作网络,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困境妇女儿童家庭走访摸排工作,实现对重点家庭信息底数清、状况明。

“我们建立了一个走访工作网络,实地走访、仔细排查,优先从重点帮促村中选择家庭,对排查出的家庭进行比选排序、讨论公示,确保将真正困难的家庭摸排上来,真正实现‘共同富裕不掉队、身心健康有关爱、妇女权益有保障’。”海安市妇联副主席金华介绍,《海安市关于开展“一户一策”微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》详细列出了工作目标、实施步骤、关爱对象的具体要求等。全市共确定62户关爱家庭,其中已享受政府政策性兜底保障家庭29户,所占比例达46.77%。

针对62户困境家庭,海安市妇联依据走访摸排后掌握的各家情况,分别提供助餐、助洁助农、学生接送、日常陪伴、健康监测等生活照料服务及家庭教育指导、心理咨询辅导等专业化关爱服务4493次,服务总金额47万元。

汇聚力量,让爱得以延续

聚焦民生实事,抓实施,求实效。海安市妇联打破部门和行业壁垒,与教育、民政、卫健、人社等部门签约共建,整合优势资源,打造专业服务团队,有针对性开展教育、救助、医疗、心理关爱、就业指导等专业服务,确保帮扶工作落实见效。

“爱心妈妈几乎每星期都会来我家,陪伴我,还会给我做好吃的,我真的很开心,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周末啦,这样很快就可以见到‘妈妈’了。”7岁的受助者小妍一看见“爱心妈妈”陆美玲就撒不开手,像陆美玲这样的“爱心妈妈”在海安目前已有496人,她们是有群众工作经验的老妇干、有知识有爱心的青年骨干志愿者。她们来自社会机构,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“一户一策家庭”提供专业化服务。凝聚多方爱心力量,海安市妇联以“爱心妈妈结队”“岗户结队”,点亮困境家庭“微心愿”。

一户一策微关爱,点滴温暖润心田。海安市妇联持续紧扣“聚焦民生、抓实关键、纵深推进”工作思路,精心组织、高效推进,筑牢妇儿发展“保障网”,助力困境家庭幸福成长,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海安巾帼力量。

  • 分享:
  • 编辑:杨蔚然     2023-09-15

评论

0/1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