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>
江苏妇女网 >
首页栏目 >
妇联
发挥“联”字优势 加强沟通协作
广西妇联构建与东盟各国妇女交流合作新格局
标签:妇联 | 来源:中国妇女报官方客户端
□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峰
□黄永壮
“我期望能用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,为老挝妇女儿童带去健康。希望我的行动能更好地传递中老友谊,为落实‘一带一路’倡议做出我的贡献。”两年前,在桂林举办的中国—东盟妇女论坛上,来自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的老挝留学生娘丽妮发出了自己的心声。
两年后,随着中老铁路建成通车,中国与老挝的经贸合作更加密切。广西是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前沿和窗口,越来越多像娘丽妮一样的年轻女性把留学广西当成“逐梦的起点”。
近年来,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在全国妇联的指导和自治区党委、政府的领导下,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、人文相通的优势,大力开展和东盟国家妇女的交流合作,积极打造了一个妇女论坛、一场民族文化会演、一个培训平台、一套交流机制、一座外联桥梁“五个一”对外交流品牌,以此深化妇女的联谊合作,促中国东盟共创繁荣美好。
办好一个妇女论坛凝聚“她”力量
青山绿水点缀,科技创新发展。9月15-16日,工业城市柳州即将迎来2023中国—东盟妇女论坛,这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妇女每两年一次的约定,以期分享信息和智慧,实现互学互鉴、促进共同发展。
事实上,自2006年10月首届中国—东盟妇女论坛在南宁举办以来,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七届。论坛汇聚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女性领导、妇女工作者、女专家学者、女企业家、女留学生等各阶层女性,分享妇女发展信息和资源,探索妇女创新发展途径。论坛围绕主题设置了主旨演讲、互动交流、合作签约、特色产品展示、非遗文化体验、实地考察等环节,让双方加深了解、增进友谊、形成共识、促成合作。
打造一个培训平台赋能“她”发展
交流合作不因疫情中断。为增进澜湄国家少年儿童友谊,2022年,广西妇联积极协办全国妇联主办的“澜湄童创自然角”行动交流营,澜湄国家200多名师生围绕“环境可持续发展”线上线下深入交流学习成果,分享成长与收获,推动了绿色澜湄发展。
中国—东盟妇女培训中心是全国妇联于2007年在国内建立的第一个中外妇女培训中心,中心秘书处设在广西妇联。自2012年起,自治区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资金,支持开展面向东盟国家妇女的培训。截至目前,先后举办了8期专题培训班,培训来自越南、老挝、缅甸、柬埔寨、泰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尼等东盟国家的妇女骨干195名。学有所成的她们,回国后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展示了才干。
建立一套交流机制深化“她”合作
“各国妇女团体应该加强交流,增进友谊,共同发展,共同进步”,深切感悟这一工作要求,广西妇联积极探索与东盟国家妇女组织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,已先后与越南的高平、河江、谅山、广宁四省妇联、柬埔寨妇女事务部、老挝琅勃拉邦省妇联签署了友好交流协议。
2021年,在全国妇联主导下,广西与河北、内蒙古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上海、浙江、广东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宁夏妇联签署了《“姐妹携手服务‘一带一路’行动计划”合作备忘录》,将与东盟国家妇女的交流合作机制拓展至全国14个省(区、市)。
“此外,我们还搭起一座外联桥梁,十年间广西妇联与东盟国家妇女组织互访33次;组织一场民族文化会演,2016年起先后在香港和广西贺州、柳州、贵港等地举办五届‘民族文化会演’公益活动,共募集善款3700多万元,全部用于推进妇女儿童事业。”广西妇联组织联络部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擦亮“五个一”对外交流品牌,为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、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积极贡献。
评论